12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该法将于2023年5月1日起施行。据立法机关介绍,此次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坚持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的原则,Kaiyun 开云进一步完善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做好与相关法律的衔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发展。Kaiyun 开云
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护住生态、记住乡愁已成多数共识。野生动物保护法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强化生态保护,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一些濒危的野生动物种群也得到有效恢复。
与此同时,“河南大学生掏鸟案”“深圳鹦鹉案”等热点个案不时引发舆论热议;野猪伤人伤农,外来物种入侵,也越来越多发生在我们身边。基层治理中的两难,屡屡指向现行法律的滞后或管理制度的短板。Kaiyun 开云
保护与利用孰轻孰重,制度调整中人与动物哪个优先,这些被简单化的舆论议题,在立法领域当然不能换算成一道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因时而变,细化管理,规范执法,科学调控已成相关法律立改废中极为必要且紧迫的真问题。
生态是个平衡系统。野生动物并不是越多越好,一种或几种野生动物种群繁衍过快,可能打破生态平衡,甚至可能对其他野生动物、植物或作物带来灭顶之灾。此次修法在巨大争议中,选择了正视问题,立足生态平衡细调了保护措施。如新法明确,在规定条件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根据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调查、监测和评估情况,对种群数量明显超过环境容量的物种,可采取迁地保护、猎捕等种群调控措施;又如,在野生动物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下,采取措施而造成野生动物损害的,依法不承担法律责任。这些具体而微的调整,一方面给野生动物受损人在得到及时有效救济的制度保障上吃了一颗定心丸;另一方面,也是对基层管理部门在法律适用中的精准把握和规范执行提出的新挑战。一些批评者正是出于对过往县域治理中曾出现过的环保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而由表及里,忧心于“好经”可能被念歪。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回应这些疑问的最好办法,仍是准确适法、规范执法、公正司法。
新法对“野生动物”与“驯养动物”在保护尺度上也作了区隔,这将最大限度避免“深圳鹦鹉案”的重演。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人工繁育技术的成熟,一些原本濒危的种群已摆脱了灭绝风险,在驯养中“野性”也随之降低。将这类“驯养动物”等同于“野生动物”,采取同样严苛的保护手段,特别是刑事司法手段,难免产生制度化不公的质疑。此次修订根据有关野外种群保护情况,对不依赖于野外资源、技术成熟稳定、有一定养殖规模的人工种群,明确可以不再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实行与野外种群不同的管理措施。这一修正恰可视为立法机关对社会关切的制度回应。
在变化的时代,法律要保持稳定殊为不易。有法可依之后,因应时势修法已成常态。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于1988年制定,颁行不过24年,就已历经2004年、2009年和2018年三次修正,和2016年的重大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坚持“保护优先”是应有之义,在系统性上又仍需兼顾“平衡”之要。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任何一部法律都不可能独行,野生动物保护法亦如是,它同样存在于整个法治生态体系中,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它的执行同样涉及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协同和相关制度的无缝链接。唯其平衡,在加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和拯救繁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才能更好发挥法治生态的作用。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